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前身为1978年创办的铜仁师范专科学校化学科,是贵州省开办化学教育专科最早的地方高校之一。1992年,铜仁师范专科学校化学科与铜仁教育学院化学科及生物科合并,成立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物与化学系。2006年,升本成立铜仁学院生物与化学系。2010年,更名为铜仁学院生物科学与化学系。2013年,学校为通过教育部本科合格评估,更名为生物与化学工程系。2014年,原物理与应用工程系材料物理专业与原生物与化学工程系化学、制药工程专业整合更名为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2016年,学校为了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原生物与农林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合并于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学院现下设材料工程系、化学工程系及食品药品工程系,有化学(师范)、精细化工、材料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制药工程及食品科学与工程6个专业,目前有在校学生790余人。专任教师59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4人,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实验师1人,博士研究生25人(含在读4人),硕士生导师7人,获贵州省第十一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1人,省级千人创新创业人才1人,贵州省千层次人才3人,贵州省科技专家库成员1人,铜仁市十大杰出青年1人,校级学术带头人3人,校级学术骨干3人,双师型教师13人。
学院有“化学工程与技术”贵州省重点学科、“应用化学”贵州省重点支持学科,有“贵州省微纳米材料与器件应用工程中心”、“贵州省材料制备新技术与应用特色重点实验室”、“贵州省矿区重金属污染防治与土壤修复院士专家工作站”、“贵州省铜仁锰矿资源高效利用产学研基地”、“贵州省梵净山特色苗药资源开发与利用产学研基地”、“贵州省德江天麻保健食品开发产学研基地”、“铜仁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武陵天然产物应用技术工程中心”等科研平台;近三年,学院共主持国家自然基金7项、国家其他部委项目1项、贵州省重大科技专项1项、贵州省创新团队项目1项、贵州省科技厅项目21项、贵州省教育厅基金13项;累计发表SCI/EI论文、北大核心200余篇。近年来,学院承担国家攻关项目及部(省)级科研项目40余项,获铜仁市科技进步奖3项,有发明专利24项,授权实用新型16项。2013-2017年,到校科研经费累计近500余万元。
梵净挺秀,锦江含章。黔东学府,德渥群芳。3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学院秉承着“立足基础、面向应用、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子,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成果。杰出校友有铜仁市前副市长、铜仁学院党委书记李树新,有铜仁学院副校长代亮、铜仁市政协副主席王能军、铜仁市副市长肖洪、贵州大学郁建平博士生导师、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冉贵生校长……,他们为贵州省高等教育和工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天道酬勤,厚德载物。学院必将不遗余力地打造一流的教育环境,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创造出一流科研成果,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新一代的高层次应用服务型人才。